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7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5546464821_4320450e12_z.jpg

 

臨床上統計, 遺傳占的比重還蠻重的,這當然跟父母有直接關係。簡單說,父母兩方都有氣喘 , 可以預估子女中 7 0~ 8 0 %, 有氣喘或過敏的體質是非常強的。再一種情況,父母一方有過敏,子女大概有 3 0~50 % ,有過敏體質其實就是父母雙方都沒有過敏,也有 10 %的小朋友可能有過敏的出現。

 

這也有另一種可能,父母可能有過敏體質,只是成長過程中沒有誘發出來有些遺傳體質,在與特別的生長環境暴露結合時,才因而被誘發出來。

 

過敏罹病的人口在許多開發與開發中國家,都呈現增加的趨勢,問題愈來愈嚴重。雖然會不會過敏與體質(遺傳基因)有絕對關係,但環境也扮演著重要的推手。 這三、四十年中罹患過敏的人口比例愈來愈高,快速增加,然而並沒有研究指出人們的遺傳基因有所改變啊!快速增加的原因,環境因素絕對占很重要的角色。

 

點選瞭解更多>>>引發過敏反應的環境因素有哪些?

 

logo.jpg

 

懷孕 生產 育兒 健康 豐富資訊都在
成長百科www.newlife101.com.tw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flickr.comphotosjankrutisch807571523-1.jpg

胎兒在母體就會吸吮手指頭!

很多懷孕中期的媽媽們在做產檢超音波時,常能拍到胎兒在媽媽肚子裡把手指頭放入嘴巴中的畫面,吸吮是寶寶的本能,藉由把手指頭放到嘴巴裡來安撫自己的情緒,對大部分的寶寶來說第一個安撫奶嘴就是手指頭!
 

為什麼孩子要吸奶嘴?

有些小寶寶的吸吮能力沒那麼好,例如:早產兒,可藉由塞奶嘴給寶寶吃,等寶寶適應了再將奶嘴拔出來,重覆這樣的動作來訓練寶寶嘴唇和舌頭協調合作的吸吮能力。
 

孩子從出生至二歲左右稱為「口腔期」,經由「吸吮」來獲得撫慰及安全感,部分心理研究指出,如果在口腔期沒有得到滿足,再加上家長無法給予足夠的安全感,未來成長後性格可能容易出現偏激、沒耐性、不安、悲觀……等表現。因此,從心理滿足的角度來看,適當使用安撫奶嘴是需要的,前提是不要讓孩子養成習慣過度依賴。
 

要避免過度依賴奶嘴

如果寶寶過度使用奶嘴,隨著發育成長可能會有牙齒咬合不正、門牙暴牙、嘴巴形狀不佳、學習說話時會影響發音、依賴性太強、情緒容易暴躁……等狀況。
 

不過呢,很多時候寶寶過度依賴奶嘴其實是家長造成的,很多家長只要寶寶一哭鬧就直覺用塞奶嘴的方式去壓制,家長們應該要用更多的耐心去觀察寶寶哭鬧是出於身體不舒服、肚子餓了、尿布濕了、感覺太冷或太熱、想找人被抱抱享受愛的撫觸……等等的原因,設身處地想想,我們大人沒耐心,寶寶一哭我們就塞奶嘴應付寶寶,等到寶寶習慣依賴奶嘴,到了大人覺得該戒奶嘴的時候,又強迫一定要立馬戒斷奶嘴,說剝奪就剝奪孩子所依賴的安心來源,大人多狠心而孩子多無辜呀!!!

 

點選看更多>>>戒斷奶嘴的小撇步

 

logo.jpg

懷孕 生產 育兒 健康 需要的資訊都在
成長百科www.newlife101.com.tw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入賣場,轉進嬰幼兒食品區,然後看著琳琅滿目的現成副食品,不知道讓多少的新手爸媽們頭疼不已,架上的副食品種類繁多,從肉類到蔬菜水果都有,雖然為忙碌的上班族父母省下不少精力,但每次的選購卻都是一番考驗。

 

一般而言,寶寶在4~6個月之前,以母乳餵養基本能滿足寶寶的全部營養所需,所以不必添加副食品,只要額外補充攝取母乳中所缺乏的維生素D以及少量鈣質即可。而不同的副食品種類,那需要依照「寶寶的生理發展」,分階段的從流質、泥狀、糊狀進階到較軟的固體食物,來餵養給寶寶補充營養所需,以下不同生長階段的副食品種類介紹,希望能給予成長百科的讀者朋友們在選擇上的便利:

 

五個月寶寶

(一)片狀米粉:營養素混合分布均勻,且不易上火,由於片狀米粉密度小、空隙大、沖調時有利於吸水和軟化,且片狀米粉與空氣接觸表面積更小,所以可以減少營養流失以及儲存過程中的氧化現象,便於保存。

 

備註:由於粉狀米粉相較於片狀更精緻細滑,高壓膨脹會破壞米粒結構使得營養成分流失,經過烘焙膨化的粉狀米粉容易造成寶寶內熱、上火,且沖調時容易結塊,因此片狀米粉會是您更好的選擇。

 

六個月寶寶

(一)米粉、米糊或稀粥: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與吞咽能力,促進消化酵素的產生。

(二)蛋黃:含鐵量高,可補充鐵質,以預防缺鐵性貧血。

(三)動物血:像是雞血、鴨血、豬血等等,弄碎後可以搭配稀粥來調理,餵養寶寶以預防缺鐵性貧血(建議可以一周加一次)

(四)蔬果泥:就是各種新鮮蔬菜的組合,像是菠菜、青菜、油菜、南瓜、豆類等等都可以加入混合成泥狀。

(五)水果泥:像是蘋果、香蕉等水果可用小湯匙將水果刮成泥狀給寶寶吃(但建議避免過早餵食酸味種的水果)

(六)魚泥:在調理上較為繁複,將魚去內臟後洗淨,蒸熟或水煮而後去骨刺,並將肉質取出擠壓成泥狀,建議搭配米糊調理後餵養給寶寶吃。

 

>>>更多內容請點選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衛生福利部為了加強嬰兒用濕紙巾的成分管控,特別訂立相關法規及加強我國對藥品成分管控。以下截自於我的e-政府網站內文:

 

為加強保障嬰兒使用濕巾之安全,強化我國管理規範與國際接軌,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蒐集國際間管理規範及徵詢專家學者意見,考量嬰兒皮膚厚度較薄、角質層及皮脂層較為脆弱,且汗腺未發育完全,如有需使用嬰兒濕巾產品,應提高產品之管理強度,衛生福利部公告自106年6月1日起凡嬰兒專用濕巾納入化粧品種類管理,該類產品應符合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之相關規定。而嬰兒專用濕巾之嬰兒,係參酌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指未滿一歲者。

 

食藥署表示本次公告日至實施日起至少一年之緩衝期,並呼籲業者應儘速符合管理規範,如調整嬰兒專用濕巾之成分配方、產品標示、未符合化粧品設廠標準者應儘速辦理等,以確認市售之嬰兒專用濕巾符合化粧品管理相關規範,對於所提供之產品,應重視消費者之健康與安全,確保製造/輸入及販售之產品符合相關規範,並提供消費者保護措施,保障消費者權益。

 

詳細資訊與內文可到我的e-政府網頁查詢

 

 

資料來源:我的e政府

圖片來源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疾病管制署公布今(2016)年首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為中部2歲6個月大男童,3月23日因發燒至診所就醫,醫師即診斷為腸病毒,後續個案於26日出現雙腳抽動、精神不佳及食慾不振等情形,由家人送至醫院就診並收治住院,隔天因個案出現意識改變轉入加護病房治療,經醫院通報送驗,於3月31日確認為腸病毒71型重症;目前個案仍住院觀察中。

 

疾管署表示,經衛生單位調查,個案同住家人均無相關疑似症狀,惟個案表哥(5歲)於3月19日感染腸病毒,20日曾在個案家中停留30分鐘至1小時,表哥就讀之幼兒園班上近期有2人感染腸病毒(含個案表哥)。衛生單位已加強個案家屬腸病毒相關衛教及環境消毒方法,並已至個案表哥之幼兒園進行相關衛教及防治措施。

 

根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截至目前共檢出5例腸病毒71型個案(4例輕症、1例重症);去(2015)年累計6例腸病毒重症個案,3例克沙奇B5型、2例克沙奇A16型、1例伊科病毒3型,其中2例死亡。

 

疾管署呼籲,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學齡前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的高危險群,教托育機構應定期進行環境消毒、落實病例通報,發生群聚感染時,應依據所在縣市之規定,評估採取停課措施;若幼兒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

 

因應今年腸病毒71型發生流行疫情的可能性,疾管署已成立應變工作小組,並指定全國76家醫院為「腸病毒重症醫療網責任醫院」,請家長特別留意幼兒健康情形,一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請送至醫院治療,掌握治療契機。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詳細資訊與內文可以到衛生福利部網站查詢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圖片來源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國哺集乳室將達3,000處


母乳是寶寶最天然的食物,為支持母乳哺育,營造友善職場哺乳環境,國民健康署積極推動法定外自願設置哺集乳室之場所,如各級學校、醫療院所、及企業職場等已有781處。加上依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應設置哺集乳室之特定公營場所、鐵路車站、航空站、捷運交會轉乘站、百貨公司及零售式量販店等2,135處,全國目前已有2,916處;此外,為提供哺乳媽媽外出更多的方便與選擇,台鐵行駛中對號列車也已全面設有哺集乳室,高鐵列車也將在105年12月全面設置完成。另為提供男性友善育嬰環境,國民健康署也鼓勵業者廣設「友善育嬰室」,協助營造持續哺育親善環境,促進員工兼顧工作與哺育子女責任。


增進母嬰健康減少經濟負擔


依國際實證研究指出,母乳能降低寶寶腸胃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及中耳炎的機會,也會減少兒童期糖尿病的機會,減少過敏。此外,研究也發現哺餵母乳的寶寶智商較高、發生嬰兒猝死的風險比較低,而婦女藉由母乳哺育,能使產後子宮恢復較快,產後出血的機會較小,身材恢復較快,而且得到乳房癌、卵巢癌及骨質疏鬆的機率減少。哺乳對國家經濟也有極大幫助,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6年Lancet的文章指出,只要讓更多嬰兒喝更久的母乳,在高收入國家,可降低超過1/3嬰兒猝死風險。在低及中等收入國家,可避免約1/2腹瀉和1/3呼吸道感染。整體而言,每年大約有80萬名孩童生命可望獲救。此外,對女性而言,長時間哺餵母乳可降低罹患乳房和卵巢癌風險,每年估計可避免約2萬名女性死亡。世界衛生組織鼓勵嬰兒純母乳哺育6個月,其後添加適當的副食品,持續哺育母乳至2歲或2歲以上。



持續落實推動母乳哺育措施


為了孕育健康的下一代,給寶寶最好的,國民健康署邱署長淑媞呼籲企業雇主、家人、親友及社區大眾支持媽媽哺乳,協力營造母乳哺育全面友善環境,國民健康署將持續與勞動部結合宣導「營造友善職場哺乳環境」,請各職場雇主落實執行性別工作平等法及勞動基準法規定,讓職場哺乳婦女在規定之休息時間外,給予每天上、下午各半小時哺集乳時間。國民健康署每年均辦理母嬰親善醫療院所醫護人員母乳哺育衛教指導訓練課程,也提供衛教指導給付,促進醫護人員對哺乳媽媽的專業支持,也建置孕產婦免費關懷專線0800-870-870(0800-抱緊您抱緊您)及網站服務(http://mammy.hpa.gov.tw),有母乳一指通APP可定位搜尋最近的母嬰親善院所及哺集乳室,也有母乳哺育教戰手冊,並持續落實執行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保障婦女於公共場所公開哺乳之權利及推廣設置哺集乳室,相關資訊可至國民健康署網站(http://hpa.gov.tw)查詢。

 

詳細資訊、內容及附件表單可以到衛生福利部網站查詢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圖片來源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疾管署表示,目前腸病毒在社區雖屬低度流行,但依歷年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腸病毒重症個案與腸病毒71型(EV71)流行趨勢相符,約每3至4年就有一波較明顯的流行,過去幾年中以2005年、2008年及2012年有較明顯的流行,重症個案數分別為142、373及153例。今年距上次EV71流行(2012年)已超過三年,國內EV71易感宿主逐漸累積,研判今年社區中出現EV71的風險增加。

 

疾管署依據2009至2015年每週門急診腸病毒就診人次、腸病毒重症病例數與社區病毒監測資料,建立預測模型進行疫情模擬推估。結果顯示,若今年主要流行病毒與過去3年相同,以克沙奇A型病毒(CA)為主,在無EV71流行的前提下,推估今年腸病毒重症個案數約10至15例,死亡個案約2至3例;但若今年發生像2008年及2012年之EV71流行,推估重症個案約達95至105例,死亡病例約5至8例。另預估今年腸病毒輕症的門急診就診總人次約53萬至57萬人次,住院人次約9,100至9,500人次。
  

為因應EV71大流行的可能性,疾管署已成立應變工作小組,並指定全國76家醫院為「腸病毒重症醫療網責任醫院」,未來將積極辦理醫師專業講習訓練等,確保腸病毒重症醫療照護品質,降低腸病毒重症致死率。

 

疾管署也呼籲,學齡前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的高危險群,教托育機構應定期進行環境消毒、落實病例通報,發生群聚感染時,應依據所在縣市之規定,評估採取停課措施;民眾應時常清洗消毒兒童常接觸之物品及玩具,及教導兒童做好個人衛生,落實正確勤洗手的習慣,避免遭腸病毒感染。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容易在家庭及教托育機構內傳播,若幼兒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也不要到補習班、安親班或其他擁擠的公共場所活動,以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

 

也請家長特別留意幼兒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以掌握治療契機。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詳細資訊與內容可以到衛生福利部網站查詢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圖片來源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家長對於自己孩子管教是十分嚴格的,孩子也十分的服從,表現得也很好,不過與父母間總是有道溝,這是因為威權教育所造成親子關係上的問題,相反的,有些家長則是太過縱容孩子適性發展,認為他們長大就會學乖了,教育也不是這樣子,擁有自由不能代表沒有紀律,孩子的管教學習都還是需要擁有一個可依循的規範讓他們能在這些原則當中自由並快樂的學習成長,這時候父母的教育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原則應是擁有一個嚴格堅決的實行態度,這並非權威教育,而是擁有原則且一貫教育孩子時的態度,擁有這樣的態度是非常的重要的,當孩子都清楚彼此約定的規則時,孩子將會有自知之明,知道必須對自己行為做出負責,當犯錯了也能更勇於認錯,爸爸媽媽有原則且堅定的教育態度讓孩子也不會無所遵循,且孩子們依然能跟爸爸媽媽擁有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知道這樣的原則是建立在愛的身上,當然這父母這樣堅定的原則是需要從小就開始建立起的。
 


父母能夠把握幾個小原則
首先與另一伴一起訂定教育孩子的準則與教育孩子時的態度,在確認實施後雙方對於親子教育的態度就必須能夠明確、堅決一致讓孩子知道父母的實行原則而且一定會說話算話。

再來即是必須要建立孩子教育時的主權,孩子學習時並不是在請求他們而是要能夠要求他們去學習實行,當然這是建立在良好的規定原則上,讓孩子懂得父母這樣的要求不是在找麻煩而是真的在愛他們為著他們著想,語氣要堅決但是不是趨於嚴厲。

 

分清楚教育時的立場,讓孩子知道這和平常打鬧的口吻是不同的,表達"你是認真的”以堅決的態度重複你要表達的意思並確認孩子們都回答懂了,再去實行。

這些是需要學習的家庭功課也需要時間去堅持這項原則的,當個堅定有原則的父母,並在教育當中讓孩子也能夠時時體會到父母的關懷鼓勵和陪伴,相信這在孩子的教育上將能夠事半功倍喔!


參考資料
[1]做個堅定的父母
[2]圖一
[3]圖二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爸爸媽媽如何讓小孩懂得學習感恩呢?要教會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現在的父母或許都知道不該過度的寵壞孩子,也會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說謝謝,不過會說謝謝外是否真的懂得感恩又是另外一件事了,許多的孩子常常還是會挑三揀四,這個不愛那個不喜歡,往往不懂得真的去知足感恩。 

其實感恩是一種人生的態度,使人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並懂得感激與分享,這種態度是必須從生活中慢慢學習建立起的,父母可以從生活當中的一些小細節及小行為慢慢引導孩子學會建立感恩知足的態度。  

 



讓孩子懂得當一個滿足的人
我們爸爸媽媽愛孩子是理所當然的,我們都會竭盡所能給予孩子最好的,讓孩子不至缺乏擁有日用一切所需,但是孩子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可能就是導致不懂的滿足最大的原因,給予孩子太多不一定就是對孩子好,父母應要適時的給予所需,而不是百般呵護予取予求,讓孩子對他們所擁有的任何事物都懂得珍惜它,懂得學會滿足,當孩子不在需要這些事物時,也能讓他們學會捐助給需要之人,比如說小時候一些不再玩的玩具能夠帶孩子清理乾進後帶到孤兒院分享給那些需要的小朋友們,這樣的教育是從生活中去真正體現的,孩子也才懂得滿足並學會感恩。

 




在生活中的榜樣與引導,讓孩子先懂得學會感謝
我們在生活當中其實凡事都可以學會謝恩,因為所有事物都是取之不易而且也不會白白得著的,讓孩子了解這點懂得在獲得生活中看似平常與理所當然的事物背後其實是需要努力與付出才能夠獲得是很重要的一門功課,使孩子知道這些事物不再是理所當然,也因此懂得先學會感謝,父母可以先做出一個正面的好榜樣,任何事物可以感謝與知足,這樣讓孩子也懂得去學會感恩,也能時時引導孩子去思想生活當中每件事物懂得去感恩的的地方。

 

感恩先從生活中體現
爸爸媽媽首先可以讓孩子跟著一起做一些能力所及的家事或是讓他們擔任生活中的小幫手,讓他們去體會了解生活當中這些事物都是需要付出辛勞才能維持這樣一個美好的生活,並在完成時給予彼此的感謝與讚美,讓他也能從付出當中得到鼓勵與回報,也懂得去了解他人付出時的辛勞,讓其懂得對生活事物感恩。

 

 

參考資料
[1]教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2]圖一
[3]圖二
[4]圖三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慶祝兒童節,兒童新樂園營運時間進行調整,4/2至4/4營運延長至晚間8時,下午4時起「星光優惠」入園免門票,4/5營運至下午5時。


另3/26及4/4,全國國小以下兒童憑兒童月摺頁、兒童數位學生證、學生證或健保卡等相關證明文件得免費入園、陪同家長1位亦可享免費入園(園內遊樂設施正常收費)。


兒童新樂園與鄰近的天文館、科教館聯合舉辦「兒童歡樂趣-三館闖關大探險」闖關集章活動,於3/26及兒童節連續假期(4/2-4/5),共計5天,小朋友憑活動期間三館每日限量發放400份之闖關卡,除可享有天文館劇場門票8折、科教館常設展門票7折及免費進入兒童新樂園之優惠外,完成闖關活動集滿5個章(憑園區累積消費滿100元之麗陽商場發票、如果兒童劇場票根或卡哇依親子堡票根,即可於遊客服務中心蓋章),還可兌換限量「兒童歡樂包」;兒童新樂園為避免人潮眾多,憑活動期間天文館展覽場或科教館常設展之門票,更可於4月份任何一天免費進入兒童新樂園,諸多優惠歡迎小朋友來玩。


此外,為提升對弱勢族群之照顧,兒童節連續假期(4/2-4/5)持政府核發身心障礙證明或低收入戶證明者,憑證件可至遊客服務中心領取每人4張免費遊樂券(每人每日限領1次,限當日使用逾期作廢),每張遊樂券可免費玩1項遊樂設施。

 

詳細活動說明可到台北市兒童新樂園網站查詢

 

 

資料來源:台北市兒童新樂園

圖片來源:台北市兒童新樂園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用嘴巴去吃任何東西的寶寶
家中的小寶貝開始到了除了會吃自己的小手外又會把任何看到的東西往嘴裏頭塞的年紀了嗎?父母親這時可能會開始對寶寶們這樣的行為感到很頭痛,不過也不要用過度的方式忙著去制止改變孩子這項行為喔,當孩子進入了口腔期後這些行為的出現是很正常的,以下的觀念可以幫助爸媽用正確的方式回應寶寶的成長需求。

 

 

 
為甚麼寶寶會開始喜歡看到甚麼就吃呢? 
大約3個月大的寶寶,就已經會開始注視自己的手腳,等到他們在長大一點,很快地就會進展到又吃又玩,把整個拳頭放進嘴內,或是把吃手的欲望轉移到看的見的物品身上,只要寶寶他能拿到任何東西,就一股腦兒的喜歡往嘴巴裡塞,其實寶寶會出現這種喜歡把東西往嘴裡送的行為是自然順應的生理發展的需求,特別是在寶寶約三個月大到一歲多這個成長階段,這不只是動作發展的演進而已,也是寶寶們開始了解向外探索世界的開始,而且寶寶們吃自己的手指頭是具有安撫自我的效果,所以才會常常看到他們陶醉享受在吃手的樂趣上。這個時候的寶寶就是進入所謂的口腔期階段,試圖去用自己的嘴巴認識所有新事物。

 

 

家長們該如何面對寶寶們這樣的行為呢?
當家裡的小寶貝開始出現吃手或把東西放進嘴裡的行為,爸媽們應該為自己的寶貝感到開心,這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懂得運用自己的雙手,及透過嘴巴吃手的過程去做探索。這種吃手吃其他東西的行為幫助寶寶們認識自己的嘴巴,也藉由將物品品嘗進自己的小嘴裡幫助寶寶認識這個新的世界,所以寶寶們開始會看到東西就往嘴巴裡塞是很正常的行為。

其實是不需要刻意制止的,應該在安全衛生的環境下讓寶寶們能健康地用嘴巴探索,滿足自然的生理需求,不過需要特別注意寶寶們所咬食的玩具是否安全乾淨,有些家長會認為寶寶用嘴巴咬東西很髒,因此會加以阻止,不過當他們在這階段的生理需求無法被滿足時,長大後可能會出現比較沒有安全感的個性,爸爸媽媽們需要注意的應該是寶寶們的口腔清潔,也可以在清潔寶寶們的嘴巴時給予輕輕按摩口腔周圍肌肉的刺激,使寶貝們能夠獲得滿足,慢慢地等寶寶了解話語時再以鼓勵提醒的方式引導孩子們慢慢改掉這種習慣。
 

參考資料
[1]圖一
[2]圖二
[3]圖三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食安危機四伏,多數家長、學校單位開始關心飲食,期盼孩子能安度食安風暴,擺脫可能罹病的陰影。但你知道嗎?

 

這些危機因子其實就潛藏在孩子不經意吃下的加工食品、戒不掉的零食飲料中。兒盟今(21日)公布最新「2016年兒少飲食與食育現況報告」,抽絲剝繭出當前兒少飲食的三大問題:飲食習慣不良、飲食認知錯誤、飲食教育不足。關心兒童飲食健康,聯合利華旗下的食品品牌「康寶」今年第三度與兒盟共同提倡「健康寶貝333」守則,鼓勵爸媽多在家開伙,一起「愛餐餐營養絕配」,並與營養師共同設計營養均衡線上食譜。

 

扼殺了孩子健康的三大飲食問題:

1.飲食習慣不良,難以抵擋的零食誘惑

2.飲食認知錯誤,影響孩子選擇食物的能力

3.飲食教育不足,孩子食安防護網有漏洞

 

詳細資訊及內文可以到兒福聯盟網站查詢

 

 

資料來源:兒福聯盟

圖片來源:兒福聯盟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寶寶來說,母乳或是配方奶是他們初生後最重要的營養來源。但原本喝奶狀況還很正常的寶寶,有時卻突然又變得不愛喝奶,甚至不願意吃奶,面臨煩擾的寶寶厭奶期,每次要給寶寶喝奶就好像要跟他拼命一樣,有這樣頭疼狀況的爸爸媽媽們,不知道都是怎麼解決的呢?

 

厭奶期的發生,大約會是在寶寶4~6個月大的時候,也有一些寶寶會提早在2~3個月大,就開始會出現厭奶的現象,媽咪們會發現厭奶期的寶寶精神會特別旺盛,而且活動力也會很高漲,每當給寶寶餵奶時,他們就會很好動,不是把頭轉開就是用舌頭把奶水頂出來,不喝就是不喝,真拿他們沒轍,而這樣的狀況大多會維持一週至半個月的時間。

 

由於寶寶成長到一個程度時,會因為肌肉張力、視力與聽力愈來愈好,開始對周遭的事物感到新奇,常常會因為環境中有許多吸引寶寶的鮮明色調或是奇怪的聲響而分散他們吃奶時的注意力。因此,當寶寶出現厭奶期時,也暗示著寶寶已經長大了。

 

 

厭奶期的寶寶,食量通常會下降許多,而我們也不必強迫寶寶勉強喝奶,因為這樣寶寶反而會對「吃」產生恐懼感,對「奶」更厭惡。此時,建議各位爸爸媽媽可以採取定時少量的方式,固定餵奶的時間與次數,維持原來餵奶的習慣,再依照寶寶的狀況來調整奶量多寡。父母們也可以趁著寶寶清醒時,多陪伴他玩遊戲、唱歌、說話互動等來消耗寶寶的體力,以此增加寶寶的飢餓感並改善進食狀況。

 

其實,寶寶如果沒有特別不舒服的表現或是影響到日常活動,爸爸媽媽們可以不用太過擔憂,只要以輕鬆平常的態度給寶寶餵奶,度過寶寶的厭奶期就可以囉!

 

圖片來源:starbaby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孩子天生的性格都不一樣。有些孩子安靜內向、喜歡自己玩,有些孩子則比較活潑外向,這些表現都是正常的,內向的孩子天生在群體中比較不容易被看見或聽見他們的聲音,不過可以從小運用一些技巧引導孩子學習經營良好的人際關係,將來與人的互動更能順利適應這個社會。

內向的小寶貝
家中的小寶貝是否天生氣質就表現得比較安靜沉默呢? 內向的小孩子對身邊陌生的人事物通常會比較退縮沒有安全感去輕易嘗試。通常他們神經比較敏感,心思會比較細膩。這當然沒有好壞,這就是每個寶貝獨一無二的性格。

 



父母可以怎麼做?
首先在教導內向的孩子時,父母記得不要給予孩子負面的評價希望他能藉此去突破現在的個性,比如說指責孩子太膽小,為甚麼連這點小事情都不敢去嘗試呢等等的話語,雖然本意是希望孩子勇於去面對突破,不過內向的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勵,給予他們時間去適應嘗試,尤其面對陌生環境的不安全感,就需要父母給予陪伴與時間上的支持讓他們去適應,所以爸爸媽媽不要把孩子表現害羞與內向的行為時常掛在嘴上,這樣只會讓孩子沒有自信更不敢去作出嘗試了。

要改善孩子的害羞內向,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起的,爸爸媽媽能做的事就是在生活當中製造各種小機會與情境,讓孩子必須學習去與他人同儕間做出互動,父母則是可以從旁引導輔助孩子來學習做出合適的應對,如讓孩子帶些餅乾到學校給他的朋友同學一起分享,或是家中有客人來訪時父母引導孩子打招呼學習招待客人等等,讓他能在生活當中去作出練習,更容易突破害羞內向的個性。 

父母也可以多多鼓勵孩子課後的時間和同學、鄰居們一起互動遊玩,或是假日時帶著孩子親近戶外去體會感受,慢慢引導孩子,並且鼓勵孩子學習如何表達感覺,將自身的情緒表達出來與大家互動,相信這樣的演練與陪伴能夠漸漸培養出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能不再過於害羞內向而懂得與外界應對自如咯。



參考資料:
[1]如何引導害羞內向的孩子?
[2]圖一
[3]圖二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寒冷季節裡,爸爸媽媽及主要照顧者在注意寶寶保暖同時,要特別留意給寶寶一個安全的睡眠環境,以避免事故傷害發生造成遺憾。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公布嬰兒主要死因,103年嬰兒猝死症候群死亡30人,占嬰兒死亡原因3.9%,為嬰兒死因第6位。嬰兒猝死症候群是指:「1歲以下嬰兒突然死亡,且經過完整病理解剖、解析死亡過程並檢視臨床病史等詳細調查後仍未能找到死因者。」。

 

國民健康署已參考上述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並徵詢國內專家意見於「兒童健康手冊」中放入「嬰兒猝死症防治評估表」、「安全睡眠環境」內容,此手冊於寶寶出生時即發送給家長,提供爸媽於居家進行營造寶寶安全睡眠環境檢視之參考,另亦提供「兒童居家安全環境檢視手冊」,提供民眾自我檢核,相關資訊可至國民健康署網站(http://www.hpa.gov.tw/健康主題/手冊專區)下載使用。

 

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每個孩子都是寶,為避免任何遺憾發生,呼籲爸媽、褓姆、祖父母及主要照顧者,注意提供寶寶安全的睡眠環境,特別在寒冷的季節裡,提供降低嬰兒猝死12招供參考(如附件):

 

1.每次睡眠都仰睡:仰睡並不會增加嗆奶的機會,家長無須擔心。側睡及趴睡易導致嬰猝死。

2.勿讓嬰兒趴睡在父母或照顧者身上。

3.床鋪表面必須堅實,外表可以較薄且鬆緊適度之床單包覆。

4.嬰兒不與其他人同睡,建議與父母同室不同床。若大人喝酒、服用影響清醒能力的藥物,會增加嬰兒猝死風險。

5.勿讓嬰兒睡在沙發、椅子、墊子或大人的床上。

6.睡眠區域不可有任何鬆軟物件,包括枕頭、玩具枕具、被褥、蓋被、羊毛製品、毛毯、床單、填充玩具等軟的物件。

7.確認無任何東西蓋住嬰兒頭部。

8.無菸環境,勿讓任何人在嬰兒附近吸菸。

9.哺餵母乳。

10.一個月之後,可考慮在睡眠時使用奶嘴。但奶嘴不可懸掛於嬰兒頸部或附著於嬰兒衣物上。

11.避免環境過熱,包括穿著太多衣物與過度包裹嬰兒。無空調設備時,宜注意通風。

12.穿著睡衣睡覺,如一件式睡衣或穿著睡袋型的嬰兒睡衣,或以包巾包裹孩子,並將手臂露出,以取代毯子。

 

詳細資訊及聯絡可以到衛生福利部網站查詢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圖片來源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今社會家庭當中3C產品充斥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越來越多小孩子一放學回家後就開始沉溺在電玩網路及手機面前的狀況。父母叫也叫不聽,常常搞到親子關係有點緊張。

網路成癮
相信許多家長現在都面臨到孩子這種問題,孩子整天都依賴著3C產品,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玩遊戲,有時連該吃飯了怎麼叫都沒有反應不然就是要求再多玩半小時,該去睡覺了卻還拿著手機聊天滑來滑去的,沈溺在網路遊戲之中,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是否是網路成癮,或是有種孩子被網路3C給綁架了的感覺,該罵的也罵了卻不知道該怎麼改善這種情況。所以到底該怎麼辦呢?

 


了解原委
其實孩子行為背後一定有其原因,父母的責備說教可能只是自標沒有治本,最重要的是要去了解孩子背後的原因是甚麼,幫助他們去慢慢改善這種不良行為,首先是釐清孩子為甚麼會依賴著網路不放呢? 是否是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妥善處理人際關係,遇到了困難挫折而躲避到虛擬網路中,還是父母沒有時間關心到孩子真正的情感需求讓他們感到空虛轉而由網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呢,抑或是對網路虛擬世界或電動不住沉迷其中無法自制了。父母需要先了解原因後方能幫助孩子對症下藥。

轉移注意,情感支持
孩子身理及心理上的健康絕對也是父母的責任,一昧的責罵是沒用的,在了解原因之後父母需要做的是鼓勵孩子去面對脫離網路3C產品的過度使用及依賴,父母可以先從與孩子的溝通及給予豐富的情感滋潤慢慢改變起,想辦法帶著、跟著孩子一起親子互動,和孩子玩在一起,建立一個良好彼此歡樂又可以一同分享的時間轉移掉他們使用網路的時間,可以一同陪著孩子去戶外運動打球,在家也能花個時間玩益智遊戲一起讀一本書甚至也可以親子玩一些體感分組的遊戲競賽,不但增進親子關係又能夠使孩子不再沉迷自己的網路世界並懂得與大家互動,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慢慢的把使用網路的時間轉移到這些活動身上,當然這是需要父母花時間耐心的去經營陪伴孩子才能慢慢地去改善的。

 


約法三章
我們都曉得孩子本身的自制能力本來就需要父母親的提醒與督促,所以比較消極的處理方式是在買任何3C產品及家中電腦的使用上就先跟孩子訂立明確的標準,免得孩子陷入其中要改變就很困難了,規定孩子回家後必須做完作業或是吃飽飯才能去使用電腦或手機,一次只能使用一小時然後必須要休息20分鐘等等規定,如果沒做到父母將會實施怎樣的懲罰,與小孩子約法三章並且遵守實施,讓孩子知道父母不是說說而已,而爸爸媽媽在給予孩子使用3C產品時也必須先去思想孩子現階段真的需要使用到網路嗎,對孩子來說是學習還是可能反而害了他呢,絕不能因為孩子吵鬧號就給予妥協否則日後要在改變孩子的網路使用習慣會變更加不易喔~


參考資料:
[1]不做宅小孩 上網不迷網
[2]圖一
[3]圖二
[4]圖三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內容截自於衛生福利部網站:

 

針對各界關注南韓傳出首例茲卡病毒病例、我國登革熱疫情防治暨設置南部病媒蚊研究所等議題,行政院於今(23)日表示,行政院已責請衛福部針對茲卡病毒強化邊境防疫措施,提撥經費積極督導各縣市啟動登革熱防治工作,並請環保署與地方政府攜手加強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工作;此外,關於設置「登革熱等國家蚊媒研究防治專責機構」,張善政院長已於日前責請衛福部等相關單位與地方政府研商該專責機構的整體規劃策略。

 

有關茲卡病毒防疫措施,行政院表示,我國現階段防疫重點在於境外與邊境防疫,衛福部疾管署已啟動航機掃蚊、入出境衛教、入境發燒篩檢等六大防疫措施,並於網站設置「茲卡病毒專區」隨時更新最新疫情資訊。因孕婦感染茲卡病毒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畸形,行政院呼籲孕婦及計劃懷孕婦女請暫緩前往流行地區,民眾若自流行地區返國入境時自覺懷疑感染茲卡病毒,應主動聯繫機場發燒篩檢站,如有不適,應主動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

 

至於登革熱防治部分,行政院表示,疾管署已今(105)年初提撥經費予登革熱高風險縣市辦理登革熱防治,並將召開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的防治工作聯繫會議,以及早落實各項防疫措施,防範登革熱流行疫情發生;此外,疾管署也建置國家級專屬「登革熱防治網」(dengue.gov.tw),供社區掌握最新疫情,依法重賞重罰促使社區主動孳清,達到全民防疫目標;疾管署也在今年1月起於四大機場擴大使用快速篩檢,降低境外移入風險,並針對感染登革熱死亡高危險群引進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登革熱疫苗及澳洲沃巴赫氏菌(wolbachia)試驗計畫,以降低死亡率。

 

行政院表示,有關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已責請環保署督導地方政府環保單位配合轄區內衛生單位,並動員社區人力動員進行檢查與孳清,同時加強髒亂點、空地列管稽查及孳生源的管理,對不符合規定者依法告發取締;未來如疫情嚴峻,以「外圈圍堵 內部切穿」策略,動員環保機關、社區環保志義工執行「衛教宣導」、「孳生源清除」及「預防性投藥」等工作,有效防治登革熱疫情。

 

針對設置「登革熱等國家蚊媒研究防治專責機構」議題,行政院表示,張院長已責由鐘嘉德政委持續召集衛福部、科技部、國發會、環保署、農委會、教育部等相關機關與地方政府,研議專責機構的整體規劃策略,短期內將儘速在今年上半年於國家衛生研究院下成立任務編組,地點暫時設於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南區管制中心,結合國家衛生研究院既有專家及有防疫實務經驗的專家學者組成團隊,盤點既有成果並整合資源及經驗,協助地方政府建立有效的防疫能量。

 

詳細資訊可以到衛生福利部或行政院網站查詢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圖片來源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子互動應重於「質」而不是「量」
現代家庭忙碌,常遇到問題是工作繁忙而不得不捨棄陪伴家人的時間,甚至週末也很難可以家人聚再一起,只能透過視訊看孩子慢慢長大。有時候,心裡也會開始擔心會不會太久沒有陪孩子,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靈發展,甚至是親子間的代溝,有時真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但其實親子關係建立上,最重要的並不是相處的時間長短,而是親子間互動的品質,只要用心、方法正確,及時相處時間並不長,也能擁有很良好的親子關係!


對於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時間莫過於孩子0~3 歲這段時間,也是孩子建立依附關係最重要的時刻,這段時間,各位爸爸媽媽最好能在孩子身上多投注一點心力,帶孩子出去遊玩,創造較良好的回憶。但假如時間不允許,也可以透過簡單的繪圖本、故事書,與孩子一同遊玩。多與孩子講話,回應孩子的正面需求,如此對於孩子的心智發展較有利。但該怎麼做?其實這也是有訣竅的!我們必須先了解孩子的情緒,在什麼狀況下,孩子是最開心的,是多跟孩子玩遊戲、玩玩具或是抱抱呢?我們必須了解孩子的喜好,才能為良好的親子關係加分!

 

 

 

誰說帶孩子出去玩很困難?
其實只要與孩子一起的氣氛拿捏適當,任何一個時間點都能與孩子有很好的互動,像是吃飯前與孩子簡單玩個玩具、引導孩子一起玩玩具等,只要用心觀察可以陪孩子的最佳時間,儘管在零碎的時間都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不妨多思考一下哪一個時間點可以與孩子更多分享與互動,共同創造親子溫馨的時光。


資料來源:

[1]pixabay
[2]public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的成長學習就是不斷的從錯誤中磨練而進步成長的,每個小孩一定會犯錯,也一定會調皮,父母在面對小孩子犯錯時如何用正確的教導或是處罰方式幫助孩子去面對錯誤引導他們去學習改正呢?

處罰與責罵,真的有效嗎?
當 孩子犯錯時,父母親都會有自己的方式給予小孩子管教,好讓孩子們了解他們必須為自己的行為付上代價,當然處罰是會有效果的,但是有時管教趨於嚴厲或流於制 式而沒有跟孩子有好的溝通建設,讓他們真的了解自己的行為是不正確的話,孩子被處罰後的乖與聽話只會是基於害怕被處罰而流於表面,變成是對權威的一種畏懼 而已,並非真正的瞭解他錯在哪裡而被處罰,除非是品德或是故意而為之的這種行為,才該給予立即的管教責罰。
 


最好的處罰方式,讓他們從錯誤中去學習
孩 子記不住太多事情,爸媽們必須反覆不斷的提醒他們的不當行為,但是不需要用言語過度責備,當孩子們犯錯了,最好讓他們受管教的方式是讓他們自己學習面對所 做出的行為並為其負責,當下父母親一定會很生氣,但是不要馬上就給予責罵,而是先安靜,學習沉住氣,讓孩子嘗試錯誤從中體悟,父母應當要要求的是讓孩子們 學習善後,真正讓他們知道自己做錯了並且必須要對這些錯誤的行為付出責任的!讓孩子知道錯了比用罵的來的重要,這才能真的使孩子們知道甚麼該做甚麼不該做並對做出的行為負責。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不聽話,到處在家裡塗鴉,玩具物品也弄得亂齊八糟,當下爸爸媽媽可以學習不要用責罵的方式而是選擇用堅定的態度以告訴提醒孩子這種行為是不當的,然後馬上要求孩子們並督處他們學習確實去將自己所畫在牆上的塗鴉清理乾淨,將物品確實收拾清理歸位,讓他們了解必須對自己這種行為付出責任,花費更多時間去收拾自己所做出的殘局。

用這種引導的方式教育孩子可以讓他們去體會了解到甚麼事情可以做而甚麼則是不能去做,且做錯事情是必須負出責任與代價的,並且可以跟孩子們約定下次如果再犯就要將玩具沒收或是禁止他們一個小時的遊樂時間,並堅定的付諸執行,這樣孩子就能從犯錯當中學習開始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有所負責咯!

 
參考資料:
[1]處罰也講技巧! 如何「罰」進孩子的心坎裡?
[2]圖一
[3]圖二
[4]圖三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網址:http://www.newlife101.com.tw/lm_news_view.php?id=410

 

自從懷孕後,便開始出現多次的抽筋狀況,真的很夭壽!媽咪們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困擾?真心不好受。而這是甚麼原因呢?是否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這樣的情況不再發生?

 

抽筋,又可說是肌肉出現痙攣。這是當身體的某部位肌肉開始突發地強力收縮,而造成的肌肉僵硬與疼痛,有時便會伴隨抽搐的表現發生。通常這樣的情況會持續幾十秒到幾分鐘以上,相當的難受,身體感覺要造反了!媽咪們這時可以藉由不斷變換姿式,透過按摩附近的肌肉等方式,來舒緩這樣的情形。

 

為什麼孕期容易抽筋?

 

懷孕中期過後,隨著寶寶快速的成長,胎兒的骨骼發育、細胞分裂都需要媽咪身體中大量的鈣質,因此若是媽咪在於鈣質的補充方面沒有充足,便會導致媽咪很容易出現低血鈣的情況,因而導致易抽筋的情況發生,尤其是在夜晚的時候。此時,媽咪們可以多補充一些像是芝麻、海帶、排骨、牛奶等等含鈣豐富的食品來避免或減緩這樣的情況發生。

 

而抽筋的發生不一定是低血鈣所造成,如寒冷的天氣下,沒有做好保暖的工作或是媽咪本身飲食沒有均衡所造成的體內電解質紊亂、過度勞累等情形下皆有可能導致這類抽筋的情況發生,因此原因還是媽咪自己較為清楚。

 

 

預防抽筋四帖步:

(一) 補充充足的鈣質。

(二) 注意保暖。

(三) 勿過度勞累。

(四) 拒絕暴飲暴食。

 

針對常見的小腿肚抽筋,建議的處理方式如下:

(一) 抽筋當下可先將腿部伸直,將腳趾扳往自己身體的方向壓。

(二) 腳跟抵住牆壁,同時將膝蓋伸直,拉直小腿肌肉。

(三) 若為站立時,可將腳掌同樣往自己身體方向彎曲,舒緩腿部肌肉。

(四) 順著肌肉方向上下按摩。

(五) 將熱毛巾墊在抽筋部位熱敷。

 

準媽咪們只要記得上述的方法,就能擺脫孕期抽筋的困擾囉!如果您有甚麼獨家秘方,也歡迎在下方留言與媽咪們一同分享喔!

 

 

圖片來源:top1healthmombaby

文章標籤

ron556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